木結構古建筑調查鑒定需要我們做到哪些方面
文章出處:東申瓦業 人氣:發表時間:2021-12-03 17:27
中國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寶庫中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需要我們精心呵護和潛心研究,而現場調查、斷代則是古建筑研究的第一步。
調查古建筑前,要充分做好調查的思想準備,要理清調查思路,形成明確的調查計劃和工作流程,并在思想上充分做好梁思成先生所要求的“五勤:眼勤(多觀察)、手勤(多記、多畫)、口勤(多問、多交流)、腿勤(多深人實地調查)、腦勤(多想、多思考問題)”。下面,我們來看看古建筑調查鑒定的簡要方法有哪些?
一.調查前準備工作
資料準備:廣泛收集資料,科學甄別,開闊思路,全面調查。
器材準備:攀登的簡易設施或測繪需要的腳手架,置備測量儀器和攝像及傳拓器材等,如平板儀、水準儀、經緯儀及測量工具指北針、皮卷尺,鋼卷尺、水平尺、卡尺,垂球等;攝像機和攝影機、測距儀、GPS;拓印的拓拍、墨汁和宣紙,以及臨摹器材等。根據調查對象和實際需要,選擇所需的物品即可。

二.古建筑調查要點
單體古建筑勘察,首先要了解調查對象的現存建筑結構。大多數古建筑都經過了重修重建,建筑結構比較復雜。
一).木結構古建筑的調查要點
調查鑒定木結構古建筑時,應注意掌握以下幾點:
1.勘察整體建筑形象。包括體量大小、殿身高低、殿頂形制等。
2.勘察大木作結構形象。包括斗栱高度及整體形象、柱子排列方式及柱高與柱徑比例、梁栿形制及高、寬的比例等。
3.勘察門窗、欄桿形制及墻體、鋪地磚形制和砌法等。
4.要特別注意勘察細部結構及建筑手法。
(1)梁架結構
是抬梁式、穿斗式,還是井干式。是月梁、是直梁,還是草栿造梁。是矩形梁,還是圓形梁,或抹角梁。梁頭是平齊狀,還是桃尖梁頭,有無雕刻,梁頭是隨梁身原大外伸,還是梁頭截面縮小。梁枋斷面高與寬的比例關系。梁架結點用斗栱、用駝峰、用角背,還是瓜(蜀)柱直接坐于梁之上皮等等。

(2)斗栱結構
首先要觀察和測量斗栱的材栔與斗口;斗栱用材、形體大小,斗栱高與檐柱高的比例關系等。其次要仔細觀察和測量斗栱各細部小構件的形制和做法,采集有關數據。如是弓形栱,還是異形栱,栱身的長度,各型栱長度的比例關系。
各種斗之耳、平、欹(耳、腰、底)高度及比例關系。是方形斗,還是圓形斗、瓜楞斗、菱形斗。斗身是否有雕刻等。

(3)柱網、柱形和柱礎
這也是調查鑒定古建筑的重點。測量柱高與柱徑的尺度及二者之比例。柱身是直柱,或是梭柱,或梅花柱、瓜楞柱、拼合柱、包鑲柱;有無雕刻;柱之斷面是方形、圓形、八角形,或小八角形等。

柱礎形制是覆盆柱礎、還是鼓鏡柱礎,或地方手法的磉墩形柱礎(單層、雙層或三層);礎之表面是素面,還是有雕刻(如寶裝蓮花等);有無柱側腳和柱生起(測量有關數據)。柱子是否落在柱網的交叉點上,是滿堂柱,還是減柱造或移柱造。
(4)門窗和欄桿
門的形制,是版門,還是格扇門。是版門中的棋盤門,還是實榻大門、鏡面版門。版門正面的門釘數量及排列方法,門簪數量及形制。格扇門的形制等。
窗的類型與形制,是檻窗、支摘窗,還是直欞窗、破子欞窗、板欞窗、水文窗,各種窗的窗格式樣。欄桿類型與做法等。
(5)闌額與普拍枋(大額枋與平板枋)
官式手法建筑與地方手法建筑的闌額、普拍枋的差別較大,既是斷代的依據,也是區別同時代建筑二者建筑手法的差異之處,調查鑒定時應予以充分關注。
(6)屋頂與脊瓦件
屋頂形制,是單檐,還是重檐。是廡殿、歇山、懸山,還是硬山、攢尖等。有無推山或收山,山花做法。
各種吻獸的名稱、數量、形制。瓦件名稱和形制,瓦當的紋樣。是三角形滴水瓦,還是重唇板瓦等。
(7)建筑彩畫和壁畫
(8)附屬文物
包括塑像、供案、碑碣、古樹名木等及相關的可移動文物和其他不可移動文物。
(二).磚石古建筑調查要點
中國古代磚石建筑大多都是模仿木構建筑的建筑結構和建筑手法營建的,因此,同一時代的磚石建筑的結構特點和建筑手法與木構建筑基本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斗栱、門窗等,只是建筑材料不同而已。
故在調查磚石建筑時,除按木構建筑的調查要求進行調查外,還要注意其磚石建筑的整體形象,如塔的造型與外部形象,橋的式樣,闕的形制等。
然后再仔細勘察其細部雕刻、結構方法、材料規格和建筑手法等。特別是建筑磚垣的結構,高、寬尺寸,磚壁內填充材料,甃砌技術(岔分或不岔分等),磚形與磚體尺寸,粘合劑成分,收分與疊澀,裙肩與墀頭等均應予以調查記錄。

(三).建筑群的調查要點
建筑群的調查。除按上述木構與磚石單體建筑之調查內容進行調查外,還要著重調查建筑群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平面布局與空間組合、周圍地形地貌、現存的和已毀的不可移動和可移動文物。
有關傳說也在調查之列。要準確做好文字記錄、測繪圖紙、攝影與錄像、拓片等勘察資料。
以上所記這些繁瑣的調查內容,經多年古建筑調查實踐證明,尤其是對初涉古建調查的人員做現場調查,確有明顯效果。
此文關鍵詞:古建筑瓦
同類文章排行
- 馬頭墻是什么?馬頭墻的由來讓您瞬間頓悟
- 意大利的古建筑為何至今保存
- 寺廟瓦廠家分享:古代建筑的排水措施有哪些?
- 古建筑知識盤點:構件中的點睛之筆
- 東申瓦業分享:各個朝代建筑風格各有特色
- 古代傳統古建筑中的“九漿十八灰”
- 多措并舉提高文物古建防災減災能力
- 木結構古建筑調查鑒定需要我們做到哪些方面
- 古建筑屋面屋頂修復,為何會使用古建仿古瓦?
- 東申瓦業講堂:重溫課本里面的古建筑